我在云冈修壁画:千年石窟 云上不朽

阿荣
阿荣
2024-12-31 10:08:01
来源:《南方周末》

山西,大同。

这里是巍然的锁钥重镇,征战的风沙从这里吹过,写下“塞长连白空,遥见汉旗红”。这里也是鲜卑族北魏王朝的京华,繁荣与文明在这里交汇,留下了辉煌的艺术宝库——云冈石窟。

石窟中的佛陀曾一度沉睡上千年之久,直到上世纪初才因偶然而重新吸引世界的目光。历史从1500年前走到人们面前,慈悲的菩萨向众生低眉,灵动的飞天在石壁上起舞,袈裟上镌刻的僧侣沉静地震撼着每个站在塑像脚下仰望的人。这是在山岩上凭借信仰、想象和汗水建出的传奇佛国,时间留住了1500年前的文明精华。

如何把历史继续传递给未来?带着这个宏大的命题,一代代文物修复师们走进云冈石窟,开始与雕像和壁画为伴,把自己的人生融入文明的传承。

图1.jpg

【传承:修复师的匠心】

戴宇翔在云冈石窟修壁画的日子从2013年7月1日开始计算,到现在已经有11年。在岩洞里,时间的刻度往往以年为单位,每个修复师都已经习惯于耗用漫长的时间去复原方寸大小的一块历史,譬如,为了面前这幅北魏时期的墓葬壁画,戴宇翔的工作持续了4年。

人们很难想象,这样一幅壁画的初始状态是几千块无法辨认的碎片。千年的古墓,当修复师进入时,东西两壁已经基本破碎,大大小小的石块散落一地。有些残留在墓砖上的壁画尚可以在原址上修复,另一些脱离了墙壁的壁画就只能被切取回修复室,从更换支撑体开始,一点点尝试复原。

图6.jpg

(戴宇翔在壁画修复过程中全神贯注)

除尘、清洗、病害治理、颜色层渗透加固……每个步骤都像是和历史的对话,拂开岁月的痕迹,在残留的画面中探寻当年的画师如何落笔。听起来宏大的事业拆解到每一天,都是无数繁琐又不容差错的工作细节:首先拍下墓室各个角度、各个部位的照片,不但需要高清保留细节,还要确保色彩高度还原,对戴宇翔来说,一台华为手机就是他进石窟必不可少的装备。为了明确壁画受损的具体问题,先要对未脱落的壁块拍照,再带回来用CAD软件绘制病害图,“这相当于人们去医院做的检验报告,“戴宇翔眼中,修复师就像是给文物看病的医生,”病害图会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提供指导方向。”

图7.jpg

(华为云空间为影像存储、同步、调用都带来极大便捷)

戴宇翔的华为云空间里有着上万张高清照片和视频,它们记录着壁画修复的每个微小进展,有时是一块色彩的还原,有时是碎片之间的缀连。“修复的前、中、后,尤其是修复的对比,每天的修复日志都需要拍照记录。”这些影像全部被自动同步到云端,及时释放手机空间,以便第二天继续拍摄海量照片。即便是工作闲暇,戴宇翔也喜欢翻出几年前拍摄的修复日志回顾,那些被悉心珍藏在云端的视频流畅播放,像纪录片一样告诉他,面前的壁画是如何向历史的本貌又靠近了一步。

时间在日复一日的复原中流转,年轻人戴宇翔成为云冈石窟修复师的中坚力量。回头想来,文物修复不但需要超出一般的韧性,也需要一种坚定的热爱。当初激励戴宇翔投身这个行业的,正是对历史的一腔热血,“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每一代修复师都拥有这种对历史文明的热忱,修壁画困难、专业,更需要修复师投入匠心与智慧。戴宇翔至今记得自己刚入行时,曾得到敦煌研究院壁画修复技术牵头人樊在轩老师的指导,教他怎样使用木质回贴刀。

“樊老师说,回贴刀看似平坦,实则内藏曲线,中间凸起,边缘凹陷,所以一定要注意力度的把控,将力量精准放到正中,否则也许会在壁画表面留下压过的痕迹。”看戴宇翔仍然一知半解,樊老师忽然抓住他的手,把回贴刀按在他手上,让他感受发力的角度。

“我瞬间就理解了老师所说的一切,”戴宇翔说,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却影响了他此后11年的工作,“我修复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操作,都要有更精准的把控。”

图4.jpg

(木质回贴刀是壁画修复最常使用到的工具之一)

从事这个行业越久,戴宇翔越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知识需要补充,“我发现四个字,学无止境。”随着自己的成长,他身上的责任愈发沉重,过去只需要修好自己手里的壁画,现在他还要为修复师这个行当培养年轻的力量。从老一辈修复师身上学到的东西,也被他尽数教给学生。尽管年轻人身上有着很多与前辈不同的新想法,但是把文物保护下来、把手艺传承下去的心是一样的。

“守护、延续、传承,这三个词,就是对我这份工作最好的诠释。”戴宇翔说,“文明和美也许会随着时间消逝,而我们作为文物医生的使命是挽留。”

【守护:流转云端的历史】

在壁画修复工作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保护性”:一切操作都需要是可逆的。

“我们需要为后人留下余地,”戴宇翔说,“科技和技术并没有发展到尽头,现在只是其中一个节点。我们现在所介入的任何材料,假如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更好的材料可以替代的时候,就可以做逆向的去除。”

这在一个侧面上揭示了文物修复的实质——用一代又一代人延续的努力和科技的不断迭代,尽可能延续历史的长度。尽管今天努力的成绩很有可能在未来某时被拆除,那并不是戴宇翔们的失落,每一代修复师都用自己的方式延续了文明。

“没有任何一种方式能保证(壁画)永葆青春,我们能做的只是将它延年益寿,这是我们的局限性,但我们必须要去做这件事情。”

修复师赖以延续历史生命线的是手里的工具。钢制修复刀、吸注器、木质回贴刀……传统的修复工具凝练着工匠们经年累月的技艺,手机、平板、电脑……科技发展下诞生的数字化产品则为这个行业带来了得心应手的新工具。今天的文保工作已经拥有了更多便捷和可能性,老一辈修复师全靠双手在石窟里工作,但现在,壁画修复工作往往会在不同地点开展,甚至跟随季节更迭在全国各地频繁迁移。

图5.jpg

(戴宇翔使用手机在石窟内拍摄高清影像)

“每年从开春一直到10月底,由于山西的气候原因,我们大多是在壁画保存的原址上进行修复,比如石窟,或是某个寺。还有一部分工作内容是在修复室进行,能搬进修复室的壁画都是作为馆藏壁画来修复,也就意味着它的原址已经不复存在了。”戴宇翔介绍,最远的时候,他们曾为一幅壁画穿越大半个中国去到海南,“每年都有一段工作时间是在异地。”

尽管修复师一直“在路上”,文物修复工作却从未停歇。戴宇翔随时随地都会查看拍摄下来的照片和日志,他的手机、平板和电脑数据全都同步到了华为云空间,无论用哪台设备打开图库,都可以随时查看并调用同一套影像数据。他用手机拍下的那些高清照片,不需要任何传送步骤,借由跨端同步功能,立刻就可以在电脑上打开,无论身处何地,在石窟还是修复室,在大同还是海南,每一个重要数据都随时在手边。而更让他感到安心的是,文物修复的各种资料本身就是涉密数据,流转到云端的资料经过多重加密后,仅有他自己可以访问,每一帧历史影像都能在岁月更迭中安全恒久,免受外泄与遗失的风险,成为文明长存的无声见证。

假如时间回到2013年,还是个新人的戴宇翔一定不会想象到技术的进步会使文物修复工作变得如此便捷。而今天,他深深相信数字化工具的大规模使用一定会成为文保工作未来的趋势。技术不断向前迭代创新,而文物修复始终致力于向“后”恢复历史的原貌,一新一旧,看似不同,其实却在文明的维度上得到了统一。

“文物是文明的一个载体”,戴宇翔说,“借助科技手段,文物存续的时间线得以延长,历史文明的生命线也得到延长。”文物承载历史,科技延续时空。当石窟的故事流转云端,它不再只是过去,而是与未来的每一次共鸣。

【定格:千年石窟 云上不朽】

20世纪初,尘封千年的云冈石窟因偶然被发现,此后,一批批中国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拼尽全力保护着这处文明瑰宝,希望延续它的不朽。

60年代,国家文物局开始对云冈石窟展开研究性保护;1974年到1976年,为期三年的的大规模保护性维修开始实施,挽救了一大批濒临崩塌的洞窟和雕刻。为了彻底改变当地煤灰粉尘对石窟佛像的污染,1998年,原本距离云冈石窟只有350米的“一〇九”国道被改线,绕行至1500米之外……

近百年来,云冈石窟走过中国筚路蓝缕的年代,也见证过地区经济发展的变革,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每代中国人都以朴素的方式接力延续着文明的本来面貌,这项让历史传承不朽的伟业,其实不仅仅是修复师的工作。

那么在这石窟中兢兢业业追寻壁画原貌的修复师,又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戴宇翔认为,文保人修复壁画也好,器具也好,那一件件“文物”都是文明的具象化载体。修复文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正是在复原文明,这也是他对文物“有一种亲切感”的原因。

“文物可以使我们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无形当中凝聚了一种发展性的力量。”戴宇翔说,“修复师往小了说,是将文物传承下去,往大了说,是将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

图2.jpg

(在戴宇翔看来,修复的不止是对文物的传承,更是对文化的传承)

当现代人凝望石窟中宏伟的雕刻与壁画,我们凝望的是来自1500年前的文明,也是背后为了延续这份文明而代代奉献的文保人。他们尽一切努力守护着这个民族的文化,虔诚地将历史、将修复的痕迹、将这一代人做的事完整地交到未来手中。在这个神圣的传递过程里,科技是辅助者,也是见证者。原生鸿蒙下的全新云空间是日新月异的,从不停步的技术更迭和产品创新,将为文物修复事业带来更丰富的科技辅助手段,延续千年石窟的厚重历史,传递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

这并不能阻挡石窟的老去,在时间的洪流中,佛陀的面孔和飞天的色彩每一刻都在变化,但在云端,云冈石窟的每一个状态都可以用影像来定格,或许当戴宇翔所期待的“后人的余地”到来之际,未来的修复师又将用指尖进入云空间,回到云冈石窟的影像长廊,阅读云上珍贵的历史轨迹。纵然历史长河奔去,文明的影像不朽,文明的传承不朽。

稿件来源:《南方周末》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戴宇翔    华为云空间    文物修复师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奢华私语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