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姆会员商店的选品策略引发会员广泛质疑。多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反映,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等高回购率商品被悄然下架,取而代之的是好丽友派、溜溜梅等大众化产品。这一变化让不少付费会员直呼"不值",质疑这家高端会员制超市的选品标准正在下滑。
消费者支付260元年费就是冲着独特的严选商品来的,现在货架上都是普通超市就能买到的品牌,会员卡的价值在哪里?有消费者甚至直言:"山姆是不是把会员当韭菜割?"
选品策略调整背后,山姆的会员经济账本却持续飘红。根据2025沃尔玛投资大会披露数据,中国山姆有效会员数已突破500万,年费收入超13亿元。其中,680元档位的卓越会员续卡率达92%,贡献了60%的营收占比。2024财年财报显示,会员费收入同比增长28%,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15%。这些数据印证着"严选服务"的商业价值,但当前选品争议正考验着会员的忠诚度。
值得关注的是,山姆近年引入的好丽友、徐福记、卫龙等大众品牌,与其"中产超市"定位形成微妙反差。以新上架的低糖好丽友派为例,虽然包装强调"减糖80%、增加30%可可成分",但消费者并不买账:"普通超市就能买到的零食,何必花会员费来山姆?"这种商品同质化趋势,正在稀释山姆区别于普通商超的差异化优势。
这种选品策略的转变与山姆亮眼的会员数据形成鲜明对比。根据2025沃尔玛投资大会披露的数据,山姆中国有效会员数已突破500万,年费收入超过13亿元。其中,680元的卓越会员续卡率高达92%,并贡献了60%的营收。沃尔玛2024财年财报也显示,山姆中国会员费同比增长28%,占总营收的15%。
会员制超市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独特的商品和服务。当山姆的商品与普通超市趋同,会员费的合理性就会受到质疑。特别是在当前消费降级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会员价值的评估更加理性。(来源:金融界 作者:AI燕梳)
山姆会员商店近期因商品结构调整引发争议,核心矛盾在于其选品策略被质疑背离会员制超市的差异化定位,具体要点如下:
一、争议焦点:会员价值体系动摇
口碑商品下架引发不满
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等高回购率商品被下架,这些商品此前因独特配方(如低糖蛋黄酥使用海藻糖替代蔗糖)、高性价比成为会员消费动力。以杭州门店为例,消费者表示“开车来山姆是为买别处没有的商品”,下架后考虑转投盒马。
新上架商品被指“同质化”
新引入的低糖好丽友派、溜溜梅、卫龙等大众品牌引发质疑:
品类冲突:好丽友派配料含起酥油(反式脂肪来源),与山姆宣传的“健康精选”定位矛盾;
渠道泛滥:同类商品在普通商超随手可得,消费者直言“付260元年费却买便利店同款;
品牌信任危机:好丽友曾陷“配料双标”争议(被指海外用可可粉、国内用代可可脂),进一步削弱信任。
二、管理层变动与策略转向
人事调整引发猜测
2025年1月,山姆中国法定代表人变更为韩籍高管MUK SOOK YEE,同时多家关联公司管理层换血。网友将此与选品变化关联,质疑新团队“牺牲品质换利润”:
下架商品多为低毛利、高口碑产品,新上架品牌或存在供应链成本优势;
鸡蛋无抗认证机构从欧盟实验室更换为国内机构,被质疑品控降级。
官方回应消极
客服称下架因“包装问题”或“库存不足”,承诺“改善品质”但未解释选品逻辑。门店否认出现退卡潮,称部分言论系“自媒体带节奏。
三、商业逻辑冲突:规模扩张 vs 会员核心诉求
数据亮眼下的隐患
山姆中国会员超500万,年费收入超13亿,卓越会员续卡率达92%。但2024年起品控问题频发(蛋糕发霉、活虫坚果等),黑猫投诉超万条。
差异化护城河崩塌
会员支付年费本质是为“严选服务”买单。当独家商品(如杨枝甘露、焦糖饼干千层)被替换为大众品牌,稀缺性价值消失。消费者诉求明确:
四、行业竞争与用户选择
竞品分流:Costco凭差异化选品吸引凌晨排队客群,盒马X会员店以生鲜优势争夺市场。
消费者投票:杭州、重庆等地出现组团退卡,转向开市客等替代渠道。
总结:信任重建需回归会员本质
山姆需重新审视“付费会员制”根基——不可替代的选品力。若继续用“特供包装”推销大众商品(如好丽友专供版),忽视健康属性与独特性,或将加速核心中产客群流失。短期供应链优化不能以长期品牌价值为代价,唯有重塑“人无我有”的稀缺体验,才能让260元年费从“门槛”回归“价值认同。(来源:全球AI脉搏)